首页 > 股票 > 公司新闻

碧桂园罗劲荣:打造可复制 可推广的精准扶贫模式

来源:互联网 责任编辑:文文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企业离不开精准扶贫。”日前,在中国经营报社举办的“2017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高峰论坛”上,碧桂园集团助理总裁、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劲荣发言表示。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当中多次提到扶贫攻坚、有效扶贫。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2016年末的4335万人,累计减少5564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国家的人口数量。2017年减贫人数预计在1000万人以上,5年年均减贫1300多万人。

  为了打好扶贫攻坚战,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作为一家民营企业,碧桂园早在1997年就开启了扶贫助困,从教育扶贫到产业扶贫,再到救灾赈灾。20年来,碧桂园集团及其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副主席杨惠妍为全社会捐款累计超过33亿元。

  “我们希望在全国打造一个可复制、可推广、可供借鉴的精准扶贫的模式。”罗劲荣表示,碧桂园不仅要精准扶贫,更要计划扶贫,建立长效机制,坚决不做“一阵风”的帮扶。

  构建免费教育扶贫

  “碧桂园真是一个扶贫办。”罗劲荣说道。碧桂园2007年成立了一个社会责任部,随后又专门成立扶贫济困室。罗劲荣笑称自己被叫做“碧桂园扶贫办主任”。

  事实上,在碧桂园内部,扶贫已经成为了14万员工、几百万业主共同做的一件事情。作为碧桂园的领导者,杨国强将这个思想传达给了每一个人。“一时的贫困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家庭陷入贫困无力逃脱。要彻底阻断贫困现象的代际传递问题,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一个都不能少。”

  早在1997年,杨国强就成立了“仲明大学生助学金”,资助近万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学子。2002年,碧桂园集团出资2.6亿元创办国华纪念中学,这是全国唯一的纯慈善、全免费高中。

  从1997年拿出100万元设立扶助贫困大学生的“仲明助学金”到2002年拿出当时身家的一半创办一所全免费的私立高中国华纪念中学,杨国强始终践行着教育扶贫的理念。

  不仅如此,2017年碧桂园集团还捐赠善款1亿元启动“惠妍教育助学基金”,以精准教育扶贫为主,资助当地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支持顺德区公益教育事业发展。这是全国首个在全县范围内确保无一孩子因贫困失学的扶贫项目。值得一提的是,碧桂园力推教育扶贫,目前已经创办了3所全免费学校,包括高中、大学和退伍军人培训学校。

  除了基础教育扶贫,碧桂园还把目光瞄向了职业教育扶贫。2012年,针对农村人口居住分散,集中组织难度大的特点,碧桂园开始探索另一个教育扶贫方式,决定将职业教育的课堂搬到村子里。

  罗劲荣将其比作“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碧桂园职业教育扶贫初具规模。截至目前,碧桂园技能培训精准扶贫项目已开班134个,覆盖广东佛冈、英德、广西田阳多个村镇,共有5285名农村劳动者参加培训,大部分均为建档立卡户。有3496人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已有1578人实现了推荐就业,月工资在2000元~5000元不等。

  职业教育扶贫一方面通过技术技能培训,许多农民脱贫致富,改变了自己和家庭的命运;另一方面,也让留在农村的人能够更体面、更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罗劲荣指出:“碧桂园在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农村变成年轻人能够回流的地方?在这方面,碧桂园根据乡村振兴计划,提出了一系列措施。”

  产业扶贫 授人以渔

  2015年,国家提出未来中国将全面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确保在2020年中国7千多万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扶贫必扶智,精准扶贫要从每个贫困个体及家庭抓起,就离不开教育的扶贫,这让碧桂园集团更加坚定了教育扶贫之路的决心。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杨国强看来,产业扶贫是实现彻底脱贫的必经之路。2017年10月27日,碧桂园捐资约5亿元帮扶广东清远市英德市脱贫攻坚,振兴贫困村。英德位于粤北山区,有78个省定贫困村,居全省第二,贫困面广、脱贫难度较大。按照计划,碧桂园将协助所有贫困村实现“一年脱贫三年振兴”,并助力英德4万多贫困人口明年全部脱贫奔小康。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年来,碧桂园集团及其创始人累计捐资超过33亿元助力扶贫公益事业,并且在乡村建设中不遗余力。从2010年至今,碧桂园陆续在粤桂川三省开展新农村示范村建设项目,将产业扶贫与人才培训、整村推进、转移就业、驻村帮扶等有机结合,形成长效扶贫机制。

  跟英德签约结对帮扶一个多月来,碧桂园各项工作紧锣密鼓地铺开。杨国强任总指挥,成立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组,全面调动集团资源,推进帮扶工作开展;集团副总裁黄宇奘带队设计专项小组实地调研,为乡村振兴建设规划拉开序幕;同时,碧桂园百万元助力精准扶贫就业培训和党建扶贫等工作也多管齐下,全面推进。

  “要做有良心、有社会责任感的阳光企业,碧桂园更应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致力于精准扶贫。” 罗劲荣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在大力进行教育扶贫和产业扶贫的同时,碧桂园还大力进行慈善捐款。2009年碧桂园为四川彝族两县捐款1.5亿元扶贫款项,杨国强出资超6000万元接收汶川桑坪中学约1500名师生于旗下学校进行为期1年的复课,2010年碧桂园分4年捐赠2亿元用于广东各类扶贫济困慈善项目,杨国强捐款3000万元支持顺德医疗事业,碧桂园携手壹基金为自闭症儿童献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