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制药(01177)公布2017年3季度业绩:收入39.64亿元,同比增长7.7%;净利润7.04亿元,同比增长66.1%,对应每股盈利0.1元。中金将公司评级由“中性”上调至“推荐”,上调目标价71%至至12.5港元。
三季度收入增速符合预期
三季度,恩替卡韦系列、肿瘤药物和骨科药物分别增长了7.6%、1.9%和22.1%,对比上半年13.7%、10%和25.7%的增速。考虑到降价影响减弱、新版国家医保目录实施以及新产品推出,中金预计公司2017年和2018年销售收入将分别增长17.7%和19.3%。
经营效率持续改善。得益于管理费用的下降和投资收益,三季度经营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27.7%继续改善至31.7%。管理层表示,经营层面的改善有望长时间持续。
公司作为中国仿制药龙头企业将扩大其市场份额。随着药品招标即将结束,中金预计公司整体未来降价幅度将在个位数左右,考虑到二次价格谈判和江苏省招标(可能于2018年启动)。重要的是,中金认为一致性评价的要求和药品质量标准的提高有望减少仿制药领域的不当竞争。因此,中金认为公司等仿制药龙头企业长期有望扩大其市场份额。
重估公司近期储备产品的价值
在统计了公司处于临床阶段或上市前阶段的164种药物后,中金认为其中的13个重点药物有望对公司近期的业绩和估值产生重大影响。在这13个重点药物中,中金根据公司的报批进度预测1个将在2017年下半年上市,8个将在2018年上市,4个将在2019年上市,在2018、2019和和2020入年有望分别贡献收入7亿元、23亿元和47亿元,推动公司收入增速达到接近20%的水平。
在公司的164个储备产品中,25个仿制药处于国家药监局审批过程中,有望于2017年下半年到2018年上市;112个仿制药处于临床阶段,预计将于2019-2021年上市。创新药方面,公司目前有16个一类化学药、5个二类化学药和6个生物药处于早期临床阶段,它们有望在2-3年后进入后期临床阶段。
短期南向资金有流入潜力
截至2017年11月9日,沪深港通南向资金仅持有公司2.59%的股份,对比石药集团的5.77%和三生制药的5.89%。此外,截至11月9日,北向资金持有恒瑞医药(600276)11.97%的股份。
与同业相比,公司估值存在上升空间。虽然公司收入规模高于石药集团和恒瑞医药,但公司市值分别仅为石药集团和恒瑞医药的80%和30%。中金认为,公司与同业的估值差距主要源于:1)公司较慢的盈利增速;
2)公司较低的净利润率;
3)管理层就公司未来发展的沟通不够。
但是,中金有信心公司未来将在这三个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中金认为,考虑到公司拥有业内最好的销售团队和产品储备之一,公司估值应与同业看齐。
财务预测及评级
考虑到更有效的费用控制,中金将2017和2018年每股盈利预测分别上调16%与20.4%至0.3元与0.36元。收入方面,中金预计将于2017年下半年至2019年上市的13个重点药物有望推动公司2018-2020年收入增速达到接近20%的水平。
中金估计,抗病毒肝病药物销售额2026年达到70亿元的高峰,其中替诺福韦28亿元、恩替卡韦系列41亿元。管理层表示,2016年润众遭遇大幅降价(约20%),但销量增长仍然强劲(20-30%)。展望未来,管理层预计,2018-2019年恩替卡韦系列(润众、天丁和甘泽)有望实现10-20%的增长,而江苏省新标执行的负面影响应该在低个位数。
如果安罗替尼在2018年初上市,中金预计2018年其收入有望达到5亿元。考虑到多种适应症的扩大,中金仍然预计该药物高峰销售额将达到3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前三季度艾速平(埃索美拉唑)销售额达到3.33亿元,表现强劲。管理层表示,2017年该药物销售额有望达到5-6亿元,高峰销售额有望达到20亿元以上。
与此同时,自10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以来,中金整体看多中国的医药板块。中金认为药品审批将从2018年开始提速,此外招标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弱。
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5倍2018年市盈率。中金上调公司评级由“中性”至“推荐”,并将目标价上调71.23%至至12.50港元,对应30倍2018年市盈率,较目前股价有21.83%的上涨空间。中金上调评级主要基于四季度及明年盈利前景的改善,以及市场对储备产品估值更为乐观的看法。中金认为公司作为市场龙头,盈利增长前景正在改善且储备产品丰富,应该给予估值溢价。
(编辑:王梦艳)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