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全球烧伤儿童中,49%会出现残疾,8%将终身残疾,中国每年最少有几十万严重烧烫伤儿童。0岁~6岁儿童受伤率高,以家庭热液烫伤最多。很多孩子没有防范意识,家长疏忽大意缺乏安全意识是主要原因,大部分人不知道烫伤后的处理方法。为此,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2016年发起了公益项目“爱无痕计划”,推广全民预防烧烫伤科普教育工程,并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开发了让打工子弟“远离烫烫小怪兽”烧烫伤安全教育公益课堂,配合在社区、幼儿园、学校展开有效的推广宣导教育活动。
关爱健康大梦想——“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
2017年4月6日是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起的烧烫伤关爱日,这一天媒体跟随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的志愿者走进北京海淀区四季青镇的莎利文幼儿园,开展预防烧烫小课堂,关爱健康大梦想——“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的演示课程及科普宣教活动。
聋哑儿童和打工者的子女更需要防烧烫伤科普知识
这家幼儿园位于北京西北四环外,共有100多位儿童,有正常的儿童也有聋哑儿童,这些孩子大多是在京打工者的子女。幼儿园刘卫涛老师介绍,这些孩子比城市里家境优渥的孩子更需要防治烧烫伤科普知识,因为他们的爸爸妈妈工作忙碌,烧烫伤安全意识淡薄,另外家里也没有保姆,租住的房子比较简陋,在没有大人的看管下更容易发生烧烫伤意外。
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执行主任张代玉说,残障儿童比正常儿童更容易发生烧烫伤意外,因为残障儿童理解力和对外界的危险防范意识不够强,对生活中的热水壶、电源插板等危险物品很好奇,没有预警意识。尽管目前没有调查数据表明残障儿童烧烫伤比例高,但通过平时的小样本观察还是发现残障儿童更容易受到伤害。
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把目光投入在这样一群特殊的儿童身上,据悉,他们在去年曾为农村留守儿童和残障儿童开展累积4~5次科学普及教育课堂。
利用动画、歌曲等形式让孩子寓教于乐
在孩子们上的一堂30分钟的科普教育课上,志愿者小艺老师在课堂一开始就问大家:“你们都有那些烫伤的经历?”
关爱健康大梦想——“远离烫烫小怪兽儿童课堂”
班里30多位小朋友都齐刷刷地举起了手,有的小朋友说,我爬到桌子上,踢翻了热水瓶,把我的腿烫伤了;有的小朋友说,我有一次自己去接水,打开了饮水机热水开关,不小心烫了手。孩子们叽叽喳喳,都在滔滔不绝地说着自己被烫伤的经历。
随后小艺老师告诉大家,要防止自己被烫伤,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危险的来源在哪里?
随后她带领孩子们看了针对预防烧烫伤儿童科普动画片《皮皮的故事》,动画片把危险源比作“烫伤小怪兽”,让孩子们知道危险,学会避险。动画片制作精良,通俗易懂,讲述了皮皮知道了电源插座,电暖气,微波炉、煤气灶,这些有“烫伤小怪兽”的地方不要去碰。
据悉,这部动画片是由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发起人著名演员胡亚捷先生策划录制的,目的是让孩子们了解到家庭容易引起烧烫伤的危险源在哪里,如何保护自身安全,通过看动画片让学习科普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好看又好玩。
牢记“冲、脱、泡、盖、送”急救口诀
课堂上,小艺老师通过教孩子们做手工、唱儿歌等多种教学模式,让孩子们知道一旦发生烫伤,要学会“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方法。“冲、脱、泡、盖、送”是一旦发生烫伤后国际标准的应急处理程序,让更多人学会、熟悉这样的急救措施,不仅让孩子自己,也让学校的教师、家长都具备突发烧烫应急处理的能力。
冲:迅速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将受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以快速降低皮肤表面热度。
脱:充分泡湿后,再小心脱去衣物,必要时可用剪刀剪开衣服,并暂时保留黏住的部分,以避免将伤口的水泡弄破。
泡:继续浸泡在冷水中30分钟,以减轻疼痛并稳定情绪,但若烧烫伤面积过大,或伤者年龄较小,则不必浸泡,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盖:用干结的床罩覆盖,千万不要随意涂外用药,或民间偏方,这些东西不仅对伤口复原没有帮助,也容易引起伤口感染,甚至还会影响医护人员的判断和紧急处理。
送:及时前往有烧烫伤中心的医院治疗。
张代玉强调,早期对大众进行烧烫伤科学普及远远比一旦烫伤再捐款救助患者更有意义。这样的形式让宣教覆盖面广泛,让更多人增加安全意识,让更多人的远离意外伤害,这正是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烧烫伤关爱公益基金的初心。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