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觉得鼻痒、鼻塞,或是喷嚏不断、清水涕横流,桌上纸巾团成山?小心哦,这有可能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盯上”了你。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近年来在我国的患病率明显上升,已成为主要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病之一。为此,在“世界过敏性疾病日”来临之际,默沙东举办了“控制鼻炎 畅快人生”专题圆桌会,并特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罗教授与现场媒体分享有关过敏性鼻炎的疾病知识和科学防治方法。
张罗教授表示:“过敏性鼻炎绝不是一个‘小毛病’,它会引起鼻窦炎、哮喘、过敏性支气管炎等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与生活。”他同时强调,一定要重视过敏性鼻炎的及时干预与规范化治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享受“畅快人生”。
(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所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张罗教授在现场分享过敏性鼻炎的疾病知识和科学防治方法)
全球约6亿人患病,中国患病率持续上升
数据显示,全球约有6亿人患有过敏性鼻炎且呈流行增加的趋势。过去20年间,我国的成人和儿童过敏性鼻炎均呈上升趋势。根据全国11个中心城市统计数据,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8.9%-21.4%。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而且给个人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性的健康问题。
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与年龄、地域息息相关。根据调查,我国2岁以下幼童患病率较低,而6-11岁儿童相比其他年龄组患病率较高。地域方面,北京城区儿童过敏性鼻炎患病率显著高于郊区患病率。
除此以外,过敏性鼻炎的发病还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尘螨是引起我国过敏性鼻炎最常见的吸入性过敏原。此外像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物也都是常见的季节性吸入性过敏原。
感冒和鼻炎,傻傻分不清?
既然过敏性鼻炎这么常见,那大家对它的了解程度又如何呢?在圆桌会开始前,张罗教授邀请记者们参加了一项过敏性鼻炎认知小调查。结果显示,近四成与会记者无法完全清楚区分“过敏性鼻炎”与“感冒”症状,三分之二的人认为鼻炎发作“不用管,过段时间就好”,在用药方面也有三分之二的受访者选择“不用药,过段时间就好”。同时,还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不知道过敏性鼻炎如果不治疗会引发其他疾病。
此外,记者现场还戴上了主办方事先准备好的鼻夹,亲身体验了鼻炎发作时的鼻塞感受。“一会儿就受不了了,更别说长时间堵着,肯定没法好好生活啊。真没想到小小一个鼻炎居然带来这么大影响。”一位参与者表示。
“虽然这些都只是很简单的调查和体验,但也从侧面反映了许多人对过敏性鼻炎的疾病认知还不够,不知道过敏性鼻炎带给我们的伤害其实不止于鼻部。”张罗教授说,“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在这方面的科普教育。”
而提升公众疾病认知的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正确区分过敏性鼻炎和感冒。据张罗教授介绍,感冒常伴有发烧、咳嗽、咽痛、头痛等症状,而且与季节没有明确联系,病程也较短,一般7-10天可自行痊愈。而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往只有鼻痒、鼻塞、流清水样涕及反复喷嚏等症状,且病程较长、反复发作。除了鼻部症状外,过敏性鼻炎还常伴有眼痒、结膜充血等眼部症状,以及喘息、咳嗽、气急和胸闷等肺部症状。所以应当将过敏性鼻炎看作是全身变态(过敏)反应在鼻部的表现。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引起重视,及时就医并接受治疗。
控制过敏性鼻炎,防治结合
张罗教授强调,过敏性鼻炎目前无法彻底治愈,但科学的“防”“治”结合可以帮助有效控制过敏性鼻炎的发生与加重。其中,“防”是指过敏性鼻炎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远离过敏原,从而避免与减少症状发作。而比“防”更重要的是“治”,即在医生指导下坚持长期规范化用药,不随意减药或停药。
在用药方面,鼻用糖皮质激素和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都是过敏性鼻炎的一线治疗药物。发作期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对喷嚏、流涕、鼻痒和鼻塞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还可控制伴发的眼睛痒、流眼泪、嗓子痒等症状。对于中重度持续性过敏性鼻炎患者,使用时间不少于4周。此外,口服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对鼻塞症状的改善作用明显,而且能有效缓解喷嚏和流涕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对于中重度过敏性鼻炎的患者,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至少4周,可有效控制鼻炎症状,并对预防和控制哮喘都有效。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