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有句流行语叫做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很骨感的,用这句话来形容今天我国卫生信息化现状不为过。”2014中国卫生论坛8月15日上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召开,当天上午的主论坛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对我国卫生事业的信息化做出了这样的评价。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竺在2014中国卫生论坛上致辞
12个省份,100多个市,550多个县建立了卫生信息平台,4000多家二级以上医院使用电子病历,800多家医院开展远程医疗,同时,15个省份使用居民健康卡,截止2013年底,城乡居民规范化使用电子档案的建档率达到83.5%,一级直报系统覆盖100%的疾控机构、县级以上医院以及88%的乡镇卫生院。此外,我国还在大力推进药品电子码系统建设。陈竺表示,新一轮医改以来,我国卫生事业的信息化事业取得长足进展,前景也不可限量。这些数字就已是最好的证据。
现如今,信息化的发展对经济的贡献不断增长,2013年总产值达到12.4万亿元,同比增长12.7%,陈竺认为,信息化已经涉及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着现实和未来,“这是全面的、引领性的,渗透于各个领域,从来没有一种对它有如此影响。”陈竺如是说。
“然而,不得不承认,我国医疗领域目前的信息化建设还处于比较骨感的阶段。”对此,陈竺提出了“四个不足”。
一是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认为信息化不过是决策、监管等工作的辅助手段,或者认为所谓信息化就是电脑化。
二是投入不足。中国医院每年在信息化上的投入不到千分之五,而美国投资超过3%。
三是参与不足。社会资本参与热情高,但因体制机制无法释放热情,另外,出于对隐私等问题的考虑,社会公众参与度不高。
四是应用不足。这主要是指市场上信息化的产品很多,但是因性能、价格、政策等原因,产品应用受阻,叫好不叫座。
陈竺希望,在本次卫生论坛期间,来自各界的佼佼者不仅发表与聆听,还能激荡出思想的火花,启发新鲜智慧,指导未来行动。
相关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