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关注

祭牛王 开财门 “打屁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暨布依族“四月八”牛王节纪实

来源:环球导报网 责任编辑:王悦

  2024年6月7日,正值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6月8日)来临之际,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在北山广场举行隆重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民族民俗展演暨布依族“四月八”牛王节活动。

  活动由河口县文化旅游局主办、河口县布依学会承办。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受邀莅临指导,河口县瑶协会、苗学会、

  壮学会、布依学会、傣学会、汉文化协会、国门歌舞团等参加了活动,并带去了各自的非遗传承项目在活动会上展演。

  在展演前,经县文化和旅游局组织申报、评审、推荐、向社会公示和复核审定,决定认定白永英、杨兴辉等38人为第三批河口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云南省民族学会布依族研究专委会会长王定才、县文旅局局长韦荣、副局长杨文艺一同上台为传承人代表颁发了证书。

祭牛王

  此次非遗展示主打布依族牛王节。活动开始前,首先祭牛王。布依人认为牛是人的劳作工具、是人的家产,在人们种植的粮食里有牛的大功劳,因此,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四月八)布依族人都要开展祭牛王活动,为牛王戴大红花、为牛王染五色花米饭、为牛王洗澡、为牛王放假一天、为牛王念颂词(咏牛王经)等。随着主持人的介绍,布依族礼仪传承人罗如堂、罗学文、谷金全上台表演了祭牛王仪式。他们为牛王摆设供品,敲锣打鼓念颂词,只听他们吟颂道:

  翻手来打阳手调,复手来打鼓纷纷。

  打得鼓声震天响,来请牛王到坛心。

  牛来就唱牛宗迹,圣来就唱圣原因。

  辰时先听打牛鼓,午时来听打锣声。

  打鼓是祭牛王神,奉请牛王到坛前。

  牛为布依来耕地,为人犁耙千秋传。

  昔时无牛来耕地,一年四季不得闲。

  古时人力翻田地,春华秋实不得圆

  天天耕种天天苦,岁岁年年在挖田。

  自从牛来耕田地,只耕半年闲半年。

  耕牛为人出大力,五谷丰登日子甜。

  四月八染花米饭,牛王节染花鸡蛋。

  奉请牛王享祭品,奉请牛王享花饭。

  ……

开财门

  开财门是布依民族民间的一项习俗,意指大吉大利大发。每逢大年初一,布依人都要在家中时兴开财门。这是拜财神、迎财神、招五方财神的习俗和一家大顺大发的体现。开了财门,表示一年的生财有道,一年的财运大发,一年的财神降临。开财门的形式为,一人在堂屋门外站立,一人在堂屋门内等待,一人持弦子在门外同步演唱伴奏。

  当外面的人喊“开门开门”时,里面的人就答道:你是谁?是从哪里来?外面的人答道:我是从天上来的财白星。

  里面的人又问:你来我家整哪样?外面的人答:我来你家开财门。

  里面的人又问:你是从干路来还是水路来?外面的人答:干路也走,水路也走。

  里面的人又问:干路遇几座山,水路遇几个潭?外面的人答:干路遇着三十三座山,水路遇着九十九个潭。

  里面的人又问:山是哪样山?水是哪样潭?外面的人答:山是金山银山,水是金潭银潭……

  门打开了,放上爆竹,摆一些礼物在堂屋……庆祝!

“打屁股”

  河口县各地苗族村寨的青年人在节日或农闲时,都喜欢用木拍子打鸡毛毽,并多以女孩为主。在打鸡毛毽时,由两人互对,距离在10米左右,谁先发毽不作规定,平常只是打打玩玩,不讲什么规则,不数打中多少,也没有什么奖罚。但如果要进行比赛,则看谁方失手。根据失手来进行奖罚。失手的认定是拍子没打着毽子,拍子已擦到毽子时不算失手。奖罚方式是由不失手的一方用拍子打失手一方的屁股一拍。

  比赛一般是在男女之间进行,未婚已婚均可,图的是乐趣。这种看似简单实则是能快乐大众的运动沿袭到今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时至今日,还越打越受人喜欢,因为简单快乐,比打乒乓球还随意,在农村条件极度有限的情况下,能打上这种鸡毛毽运动也是一种无穷的快乐。由于喜闻乐见,逗人喜爱,经久不衰。经申报,2007河口县人民政府认定苗族《打鸡毛毽》为县级传统体育保护项目名录!

  当天在表演《打鸡毛毽》运动时,还邀请到了场下的观众一起到台上互打,大家玩得好开心,真真正正体验了一回非遗文化的快乐和魅力。

  展示活动除了以上布依族、苗族的三种表现形式外,当天还展示了瑶族的传统民歌《听说》;壮族的舞蹈《阿妹的花包》;布依族的另外两个舞蹈《好花红》《竹筒舞》和两首传统歌曲《刀关歌》 《布依欢歌牛王节》;傣族的传统体育《傣族武术》;汉文化协会的传统舞蹈《赤伶》;县国门歌舞团的舞蹈《芭蕉语》等。

  活动的最后还为大家分享了非遗文化布依族大型文学史诗《花米饭》和布依族的非遗实物产品五色花米饭。

  人人品着色香味齐全的五色花米饭,个个赞不绝口,从而为活动划上了圆满的句号。(王定才 白永英)